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最新公告

最新公告

深切缅怀——张国成院士

发布时间:2022-12-23 浏览:6791次

耕耘在我国稀土产业的“孺子牛”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稀有稀土金属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正高级工程师张国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1日13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国稀土科技界、产业界的重大损失!包头稀土研究院全体干部职工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张国成院士!

  张国成,1931年8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5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获学士学位。曾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先生主要从事稀土矿物分解、冶炼分离技术等研究与工程化开发。创立了氧化焙烧—稀硫酸浸出法处理氟碳铈矿工艺;发明了用碱度法生产荧光级氧化铕技术;发明了硫酸强化焙烧冶炼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工艺(第二代酸法);研究成功使用P204从硫酸稀土溶液中萃取分离稀土新工艺(第三代酸法),降低稀土生产成本约25%。以上成果均在稀土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并成为稀土冶炼分离的主要生产流程,为中国的稀土工业发展和确立稀土工业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常说:“鲁迅的一生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我愿自己的一生是‘俯首甘为稀土牛’,促使中国的稀土工业登上世界重要地位。”

  选择稀土,在神奇的领域孜孜探索

  1956年大学毕业后,张先生被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开始从事稀土精矿冶金和单一稀土元素分离技术的研究,成为中国稀土冶金开发研究的早期成员之一。当时,张先生大学毕业不久,但在这条注定不平坦的道路上,他以“勇于打前站”的精神,开始了在这片领域中的探索。

  为了提炼出隐藏在稀土金属矿中的氧化铕,他和同事们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与计算,历经三年,终于根据铕在碱液中的稳定性和溶解度规律,使锌粉还原—碱度法制取高纯氧化铕这一方法获得成功,并使氧化铕的纯度从20%提高到99.99%以上。这时的他也才是而立之年。直至如今,这种工艺仍是一种生产高纯氧化铕的先进方法,在相关企业持续应用。


  张国成院士在生产一线

  结缘包头,为稀土冶炼贡献智慧

  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抽调了100多名科研人员到冶金工业部包头冶金研究所(现包头稀土研究院),开展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有研总院张国成、罗永、区海峰、李桂珠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参加了包头稀土大会战,开发出一、二、三代硫酸法冶炼包头稀土矿工艺,参加P507萃取分离稀土工艺研发,并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张国成院士牵头开发成功的第三代硫酸法工艺,在30多家包头稀土冶炼企业大规模应用。

  为了高效冶炼包头矿,张先生经过反复琢磨,提出了采用“回转窑硫酸焙烧法”处理该矿的工艺,产生了第一代酸法工艺:将该矿经过硫酸焙烧—复盐沉淀—碱转化生产混合氯化稀土。为了解决第一代酸法工艺的不足,张国成带领团队有针对性地进行新工艺的研究,最终研究成功第二代酸法新工艺:硫酸强化焙烧萃取法,不仅简化了工艺流程,还提高了稀土回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包头矿冶炼的难题,并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成为中国处理包头矿生产氯化稀土的主要工艺流程。

张国成院士介绍酸法处理包头稀土矿技术

  张先生认为,每天仅工作8小时是很难成为科学家的,搞科研要想出点成绩是很辛苦的事,必须把自己融在工作中,善于构思,敢于实践,力求创新,成果里要有自己的东西,摆脱别人的束缚,并力争超过他人。要想做出原创性的工艺,就要熟悉你的工作,热爱你的工作,弄懂你要做东西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病,得出解决方法。    

  他也认为,创新不是凭空而降的,它是一个个知识的积累逐渐演变而来的。

  深耕细作,为实现稀土强国而奋斗

  20世纪80年代,稀土高技术市场发展较快,国内外市场对钐、铕、 铈和氧化钕等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张先生和同事们又开始了第三代酸法冶炼新工艺的试验,即从硫酸溶液中萃取分离稀土新技术的攻关。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又获得可喜的成功,诞生了第三代酸法冶炼新工艺,即将包头矿进行硫酸强化焙烧、水浸除杂,得到纯净的硫酸稀土溶液,直接用P204 萃取分离,生产钐、铕、钆富集物以及纯氧化钕和氯化稀土等产品。这项技术的先进性在于:工艺简单,适应性强,成本低、回收率高,实现了连续化工业生产。该工艺在1986年完成工业试验,之后便开始在生产上得到很快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教育学生上,张先生告诫学生们:科研不要满足于现状,做完一个工作后要问一问自己在这个工作中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苦,人生之短暂”,要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直面前行中的困难,“历险关而无畏”,面对成功和失败,张院士认为,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很好地坚持下来,努力去克服缺点,这样工作才能搞好。

  张先生创造三代酸法冶炼包头稀土精矿(简称包头矿)的工艺流程,确立了中国稀土工业在国际上的优势,由于在解决包头稀土矿连续大规模冶炼分离难题上做出的重大贡献,1995年张国成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耕耘在我国稀土产业的“孺子牛”,张国成院士的一生都在为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而奋斗,他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稀土事业,践行了“俯首甘为稀土牛”“为使中国真正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稀土强国而奋斗终生”的人生格言,在高质量完成国家重大项目之时,还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先生勇于创新的科学胆识、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永不懈怠的拼搏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院广大科研工作者继往开来。

  敬爱的张国成同志一路走好!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