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这一“怪圈”的根源是什么呢?我院院长赵增祺认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新材料生产的新技术、新成果较少,稀土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滞后,稀土产业链至今尚未有效形成。技术含量低、初级产品多是出口价格上不去的一大原因。赵增祺指出,要改变“资源生产在中国,核心技术在国外”中国稀土这一现状,关键是要“走出去”学人之长,“请进来”补己之短。
我院是我国大型综合研究机构,所具备的科技人才、取得的科研成果、拥有的研究设施等举世瞩目。改革开放以来,我院与世界各国在科研领域、产品贸易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合作,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极大地提升了我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我院不断扩展科技合作领域,先后与美、意、日、欧盟、韩、蒙古等国的研究单位在稀土元素的分离与提纯、储氢材料、稀土磁制冷材料、稀土磁致伸缩材料以及稀土在农业中的应用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共同承担了多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新型稀土储氢材料在MH-空气蓄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是由我院与瑞士Revolt技术科学院共同实施的国际合作项目。合作双方的科研人员应用稀土院自主研发的稀土系储氢材料,共同开发出了具有可逆特性的MH-空气蓄电池,其能量高于目前广泛应用的镍氢电池。通过此次国际合作,我院已申报六项国内发明专利和一项国际发明专利,提升了我国在稀土新材料研究领域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影响力。
“铁—镓及其他铁基合金系的磁机械性能”是我院承担的中国与斯洛伐克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斯洛伐克科学院物理所在快淬技术方面有着很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在不同领域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也有很好的基础。在合作中,双方针对合作项目中试验存在的难点、今后的实验内容与方法,以及将来进行扩大试验等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讨论,双方就已取得的实验数据,考虑联合发表论文、参加国际会议、联合申请相关专利,并探讨进行进一步广泛深入的合作。该国际合作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完成。
我院与瑞士Revolt技术公司合作开展的“钙钛矿型材料用于金属—空气电池氧扩散催化剂的研究”,主要是采用稀土院研制合成的钙钛矿型催化剂材料,利用瑞士沃尔特技术公司的实验室条件进行电池电极的制备、电极电性能的测试、表征稀土院合成的催化剂材料性能等工作。项目合作以来,双方就项目进展情况和所涉及的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此外,日本三德公司与我院就磁制冷材料方面进行合作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我院与德国慕尼黑大学、蒙古国科学院合作开展的“稀土在蒙古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的合作中,我院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稀土在养殖业方面的研究经验与实用技术,借助德国慕尼黑大学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与科研技术和蒙古国得天独厚的牛羊养殖资源,开展稀土在蒙古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并取得突破性阶段成果。
我院在稀土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吸引了国内外同行的目光和关注。在国外,凭借我院的技术优势,为蒙古、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为其勘探、开发利用本国稀土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多年来,我院与蒙古国的合作十分成功,承担了多项国内与蒙古国交流合作的组织与翻译工作。我院与蒙古国科学院合作建立实验室的国际合作项目已近尾声。在国内,我院和包钢稀土与上海东硕环保公司合作完成的去除硫酸根方法,作为一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不仅具有对环境无污染,安全环保的特点,而且去除硫酸根的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作为其中最显著的成果,我院在与中科院化学所围绕着“稀土化学与材料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先后了签署了《稀土红外反射涂料在玻璃上的隔热效果研究》、《稀土配合物设计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和《大颗粒稀土氧化物制备技术及反应机理项目的研究》3个合作项目,仅仅在一年的时间里,就取得了重大成果,已申报两项发明PDP荧光粉专利。我院与四川新力集团在PDP荧光粉方面进行合作,以推广PDP荧光粉产业化进程,促进国产PDP荧光粉的发展。经过近一年的合作,已突破实验室规模。
我院对外合作呈现出的喜人态势,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国家级“稀土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落户稀土院;中蒙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我院;当今国际磁制冷界最高级别学术会议——第四届国际室温磁制冷学术会议将于2010年8月在我院召开。院副总工程师闫慧忠和湿法研究室主任许延辉一致认为,通过与国内外优秀研究团队合作,借籍其在稀土材料领域的先进技术、装备和实验条件,达到了创新眼界思路,提升研究水平、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拓展研究领域四重目的。
“窗口越开越多、视野越来越广、成果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我院通过内引外联使技术合作呈现出的良好态势,为中国实现从“资源大国”向“稀土强国”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赵增祺院长认为,只要把这种合作态势培育好,加之对稀土资源源头生产的有效控制,就一定能让素有“工业味精”之称的稀土不再卖“土”价钱,困扰稀土产业多年的“怪圈”就一定会被突破。